[提要]福建厦门的航天科技人员“李政”,在科研的空闲时间,通过听诗,“享受诗歌带来的浪漫,安静,以及灵感”。 她的一首表现生活在无声世界聋哑孩子梦想的作品,通过“为你读诗”与数十万听众分享,感动很多人。 新华网北京8月20日电(记者 任沁沁)由Be My Guest携手20位知名人士共同发起的诗歌艺术项目“为你读诗”,其公众微信每晚播出读诗节目的400多天来,聚集了60多万粉丝,获得超过一亿次阅读与转载。在“为你读诗”的背后,一些发生在最平凡的大众与诗歌之间的故事,让人心中泛起温柔的涟漪。
“我们读诗写诗,非为它的灵巧,而因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死亡诗社》的这句台词至今流传,以热诚的灵魂开启了一颗颗青春懵懂的心。如同“为你读诗”所希冀——以诗歌和音乐的方式,摒弃浮躁、麻木与虚荣,回归柔软、纯善与真挚,倡导一种富于“情怀”的“去功利”的生活方式。
时代变迁,诗歌的表现与传播方式也在变化。但人类对美的坚守与找寻,通过诗歌探索内心的本源诉求,永远不变。
亲·爱
每晚临睡前跟儿子一起听诗。昨晚儿子突然说:“妈妈,我还要听那首:别人的玩具再好也是别人的,自己的玩具再差也是自己的。”
母亲詹涵棋一愣,突然想起來了,《给我未来的孩子》里有一句:记住,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自己的东西,再差也是自己的。
找到那首完整版播放时,儿子安静地躺着,当终于听到那句时,这个四五岁的小男生心满意足地笑了。
“才十几天,美丽充盈的种子已洒落幼小的心灵。”这位来自北京西城的听众妈妈说,感恩诗歌。
与詹涵棋母子之间的互动不同,来自广东梅州的“塞纳河不结冰”,在诗歌“温暖而又熨帖”的感觉里,仿佛回到了幼年睡前必听故事的时候。
“起初缠着父母,后来把那仅有的几盒儿童故事磁带反复听。今天这个特别的讲述里我最喜欢最后那一段,甚至感受到彭老师在朗诵时内心的感动和波澜。我听过无数遍丑小鸭的故事,今天的聆听却是最让我感动的一次。”“塞纳河不结冰”说。
当天是2014年4月25日,彭丽媛与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共读安徒生经典童话《丑小鸭》。她们温润柔软的声音,通过“为你读诗”的电波,传递到无数人的耳畔。
除了亲情,还有爱情。
因为经济拮据,独自带着孩子回农村生活,留下丈夫一人在北京打拼的“慧妍”,给“为你读诗”写来一首《分离的岁月》:“……身体里生出思念,越聚越多,慢慢迷湿了眼眶。相见,何时见?分别,时时别。等待,却是越等越长。”
“在我最无助,最想念他的时候,幸有‘为你读诗’陪伴。”她说,记得听到余光中的《幻》,泪就那样不自觉的落了下来,就觉得在这漫长的等待里,有了依靠。
护士王婉姝,在“为你读诗”朗诵了一首普希金的《致凯恩》,向宋兴男表白了心意。他们相识已久,他是一名教朗诵主持的老师。
“虽然我是一名护士,不是专业学习朗诵的,但我用心地去读这段诗,希望可以用声音中的爱感动他。”王婉姝说。
享受孤独
每个夜里“躺在床上,晚风从窗子吹来,按下播放键,聆听一首诗歌,冥想一些场景”,这是陕西西安的“亲爱的东坡先生”一天中最放松幸福的时刻。
他在流淌的静谧里享受独处的安然。而1600公里之外的“蚂蚁”,正在广西南宁枕着诗歌入眠。对于“蚂蚁”,“为你读诗”是心灵休憩的港湾。
四川自贡的“蓝色千里”不避讳自己的生理残缺,他在聆听里找到力量。“因为我不能走路,所以没能上学,到了十六岁才开始自学读书认字。诗,我不懂。但是我喜欢别人读诗的感觉,让我觉得内心平静。”
“就着开封兴盛德的花生米喝了两大杯葡萄酒。听着为你读诗,晕乎乎的忘记了自己。”河南郑州“笨笨的暖窝”说。
“感悟内心深处的独白,在暗夜里聆听心灵的触碰。”内蒙古“郭俊青”的一句话,是大多数听众的共鸣。
静下来,慢下来
“现实的纷争、纠缠、争斗,此刻全部归于平静……我喜欢‘为你读诗’带给我诗歌的世界。”广东的“文慧”说。
“静静地,懒懒地,倾听着。一杯清茶,一片静谧,一个世界。”上海的“当哈利遇上莎莉”沉浸在这种状态里。
而河北石家庄的“哈萨青莲”,正泡着脚,插着耳机,闭着眼睛,听着“为你读诗”。“徜徉在诗的世界里,外面的一切都不再重要,仿佛静止了一般。”
19岁山西女孩“ erin 雷依”喜欢读诗写诗,座右铭很简单的四个字,且行且慢。“有时候生活就是需要慢下来,回头看看身后错过的风景。诗歌就是慢下来的音符。”
福建厦门的航天科技人员“李政”,在科研的空闲时间,通过听诗,“享受诗歌带来的浪漫,安静,以及灵感”。
深夜,结束了主持工作,上海徐汇区的“二爷姚小远”听了一段“为你读诗”,在夜风里站了很久。
“小区外汽车的洪流碾过岁月。听虫声鹅鸣,放下一切烦忧纷扰。树映在池水里,远处近处的灯光朦胧而氤氲。”他说,只有完全抛开俗世,才看得到这般风景。
诗意传播、传承
安徽淮南的“ soda-lulu”,在办公室准备高一语文第一课的课件和素材。下周学习的是诗歌单元。
“幸而有‘为你读诗’这个公益项目。”她感慨着,从中选取了很多名人朗诵的名诗,陆续给孩子们听听,自己也读读。
明天,她准备给孩子们听沈从文最广为流传的《情诗》。
和“soda-lulu”一样,辽宁沈阳的中学教师“Mr.Fan”,“每天课前都给学生播放‘为你读诗’。”
而河北邯郸从事特殊教育的柳絮也把诗情传递给学生。她自己写,自己朗诵。
她的一首表现生活在无声世界聋哑孩子梦想的作品,通过“为你读诗”与数十万听众分享,感动很多人。
在美国读博的“张小蹭”,在高中语文老师的推荐下开始聆听“为你读诗”。“在寒冬听到诗歌,疲惫的人生感觉温暖。”
当手机那边传来“会唱歌的鸢尾花”这首诗朗诵时,四川成都“上帝的女儿”闭上眼睛聆听,眼睛湿润。
“仿佛回到军校的宿舍里,和坐在双层床上下青春、美丽、纯真的战友们一起分享舒婷的诗。想你们,我的战友。”
聆听祖国的心跳
在台湾,在天津,在广州;在澳大利亚,在德国,在西班牙;在机场,在家里,在路上……
“蓝色水族馆”说,一直聆听“为你读诗”,不管在世界的任何角落,不管什么时候。“总能让自己内心沉静”。
在“为你读诗”的平台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在母语与诗意的浸润里,触摸着来自祖国的“心跳”。
由于工作安排身处苏丹的“非洲流浪男”,业余生活非常单调,“每晚能听到来‘为你读诗’是我最大的安慰。”
定居加拿大 20年的“lili yang”说,“终于可以听到、看到自己喜欢的祖国文化。”
日本东京华人“理恵”从小就酷爱诗歌、短文,散文。“中华民族的文化,蕴含着一种力量,长久隽永美好。”
千山万水之外,为什么要聆听?
“为了在异国他乡熏陶汉语文化的气息,为了纷繁的脚步下有一片静谧的天空看那云卷云舒。”柬埔寨暹粒的“某人”的回答,或许是海外华人的共同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