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返回首页 ← 
诗歌报网站诗丛(第21辑)出版(附序言)
文章来源:本站消息 作者:小鱼儿 发布时间:2018-01-09 17:03:58 点击数:

最新诗歌理论
论坛精华帖子


 

【本站讯】诗歌报网站诗丛 第21辑——新海派诗萃(一)日前正式出版,该套丛书共十本诗集,由诗歌报网站策划、杨斌华担任顾问、诗人小鱼儿(于怀玉)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全部书名如下——

诗歌报网站诗丛(二十一辑)
1. 沈 鱼:《花香镇》
2. 沪上敬腾:《浅草寺》
3. 林 溪:《遗己书》
4. 梁敬泽:《凌晨一点半》
5. 尹 子:《必经之路》
6. 梅 芷:《时光,斑驳的影子》
7. 秦 华:《生活的诗意》
8. 俞 凌:《断崖》
9. 小鱼儿:《20年,20首》
10. 邵彦山:《浦江诗存》



策划:诗歌报网站
顾问:杨斌华
主编:小鱼儿
责编:徐如麒
装帧:诗集梦工场
插图:魏 克
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




【序言】

互联网新时代语境下城市诗者的语言舞蹈
   ——序“诗歌报网站诗丛”(21辑)


    杨斌华

  新世纪以来,中国诗人的作品主要传播途径,已从纸质媒体成功移植于网络,华语诗歌的创作凭藉网络的便捷添加了腾飞的两翼,生发出革命性的变化,十余年来,诗歌作品的发表与交流,历经网站投稿与留言板张贴、论坛(社区)互动交流、博客与微博自媒体发布、微信朋友圈与微信群半熟人化交流四个阶段。其间,以城市生态书写为主的新媒体诗人群体自然形成,这些作者大多集结在以上海为中心向内陆扩散的长三角城市群、北京为主的环北京城市群、广深为主的珠三角城市群,这三个群体又以长三角为主,诗情恣肆,意见喧嚣,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徙,工作的频繁转换,线下诗歌活动的交流,这些网络写作者们或多或少地与上海以及长三角生活场域有着多重的复杂关联,透过文本细读,或者加以归类阐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诗人有着很多互联网新时代语境下写作者共有的一些基本征候。

  翻开诗歌报网站本次整理辑录的“新海派诗萃”第一辑十位诗人的作品,更验证了我们之前的推断。这些诗人各自生活于超级大城市及其周边,记载当下时代风景变迁,语词、题材、物象均带着都市化生活烙印,但几乎都竭力避免落入雷同仿制的窠臼,力求传导出一种个人化的写作姿态和风格。

  他们大多都是网络诗歌时代的参与者、见证者、创造者。安徽诗人小鱼儿2001 年来沪创办了国内知名的垂直诗歌门户网站“诗歌报”,搭建和维护这个公益性质的诗歌交流网络平台,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功莫大焉。而他提出的“网络诗人”这个概念及其特征,在国内学术界亦属首创,也引起了主流学术界的关注与争鸣,时至今日,不上网交流诗歌的诗人就等于是自我封闭在诗坛的信息孤岛,网络诗歌的全球化交流,正是在“诗歌报”这样的信息平台的推介及印证下迈向了新的阶段与境界。

  诗人沈鱼,是来自福建的一个大学毕业生,打起行囊、背井离乡,来到上海这个繁华都市谋生就业,从底层的平凡岗位做起,脚踏实地,勤奋务实,在以键盘作笔,记录生活的同时,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构建一个崭新的自我天地,沉浸于斯,乐此不疲。生活之实与网络之虚交错呈现,工作辛劳之余又有着网络虚拟世界的快意游走。甚至,他还从一个网络诗歌的参与者演变为网络诗歌交流平台的建设者。2005 年左右,在诗歌报网站的协助下,搭建了“硬骸诗歌网”,作为志同道合者的聚集之地。在长年的交流、探究与聚合中,有着更多相互的砥砺奋进,以及写作经验的分歧与愉快争执。但整体而言,在互联网语境下的频繁互动,对于这批身份复杂的城市诗者的写作交流是富有裨益而力避趋同的。

  80后青年林溪,来自安徽,世纪初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就业,参与了“新城市诗社”的日常管理工作,还承担《新城市》刊物的编辑及网络社群的管理,自身的写作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已是驰名诗坛的新锐诗人。我曾经将他的作品编入《新海派诗选》,并评价其诗作“从未离弃与回避关注现实,对难以承载的生命之重和被命运厮打得遍体鳞伤者满怀悲悯,更时常显影出思想的迷茫和困惑。他自觉无法抽离与之格格不入的喧嚣时世,希冀能够冲决困境分身而出,以诗的形式空间来寄寓并抒写自己寻求精神故乡的渴念。”

  秦华(巴伶仁),来自无锡,在上海组建了某散文诗社团机构的上海本地化团队,又通过网络运作推动散文诗的互联网交流,并积极参与诗歌朗诵的有益实践与尝试,卓有成效,声名远播。后又创办了与散文诗相关的自媒体,团结了一大批同道中人,为诗歌的光大与传扬竭尽心力,为文学做嫁衣乐在其中。

  沪上敦腾,来自湖北,世纪初即在沪创业,扎根黄浦江畔的这个超级魔都,一边谋发展,一边勤创作,用诗歌参悟生活,记录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获得诸多上海本土诗人的首肯。这样的诗人是生活的强者,也是文学的圣徒。而他的作品又着实别具一格,形态轻盈,意蕴满溢,于貌似枯笔写意中张扬着一种精神的生力。

  梁敬泽,是来自贵州的一位90后诗歌写作者,不但在工余时间舞文弄墨,还是同类人中的佼佼者。2014 年曾在上海读书节举办的“上海农民工诗歌大赛”中获得大奖,走上了上海书展的领奖台。他不是一个人在独自奋斗,如今他还管理着自己的自媒体网络社群,在上海,有着许多和他一样的志同道合者,一起上网,一起写作,共同切磋,精研义理,可谓乐活诗人,可喜可贺。简而言之,他的作品自由敞开心灵,抒写生活感悟,语言自然流畅,风格清新率真,能够使人产生情志的升华。

  尹子来自江苏淮安,长期担任诗歌报论坛版主,多年的网络诗歌交流生涯,令其诗艺精进,情志激扬,获得网友们的交口称誉,粉丝众多。同时,他还刻苦钻研音乐创作,发行个人专辑,将诗歌与歌曲有机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跨界交错的不同领域里,颇有斩获,可谓独辟蹊径,学有所成。

  女诗人梅芷,是在上海郊区松江一所学校任教的老师,酷爱诗歌,笔耕不辍,多年来在网络上与全国各地的诗人文友交流心得,分享感悟,还参与诗歌自媒体的编辑更新,为诗友们推送优质精神食粮。她在创作上的每一点进步都是自身悟性与灵性的精妙展现。细读她的文字,看似朴实无华,实则真挚感人,在诗意氤氲间,有着一份与众不同的静虑与思忖,赋予传统文化遗存与意象以新的言说与考辨。

  这套丛书里还有一位实力作者——俞凌(笔名巫蓉)。她是原安徽文联《诗歌报月刊》的编辑,也是网络诗歌新时代“诗歌报网站”的大力支持者。她于2016年10月在安徽合肥跳楼轻生,诗歌报网站站长小鱼儿和原《诗歌报月刊》的编辑们协同完成了她遗作的整理编辑,放在这一套丛书里正式出版。这也是这位多年担任诗歌编辑的女诗人的第一本诗集,诗歌报网站此举,彰显诗人间诚挚真切的守望与关注,寄寓了浓烈的文友情谊。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作为网络诗歌时代的先行者与推动者,他们几乎都是新世纪以来到上海谋生就业,融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生活圈,然后再以创办于上海的“诗歌报网站”为中心,向着更高的文学平台及精神远方一路前行。

  作为网络时代的诗歌写作者,他们有着与以往基层作者不同的新的起点,也很容易在网络上找到优秀的范本,更能邂逅许多同类写作者相互批改与提高,还积极参与到在线同题练习、网路征稿比赛,在学习与提升水平的道路上,大大缩短了常规化的“升级”距离,也更能把虚拟世界的交流、互动、唱和,带入到创作的文本之中,在题材和语词上,更有鲜明可辨的网络时代特色。

  同时,诗人作为个体,也有着各自的独特的写作风格。这种个体性的写作元素,非常原生态地可贵地保留在各自的文本中。细观这些作者的文本,各有标格分明的印记,但绝无雷同之处,一如新世纪的诗人们在网络世界中的翩跹而至,结伴前行,确实是风姿绰约,各具神采。

  行文至此,我仍然感到某种困惑和不安。我无法自信地将他们和他们的作品全部归并到一个整体的确切的命名之下。再者,给写作者贴附代际或群落标签,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磨灭了其鲜明可辨的创作特性,甚至产生写作风格面目相似而整体类化的风险。这一点早有前车之鉴。但我还是愿意看到,这辑诗丛的问世,能够既为人们传达一种当下的新鲜独具的城市诗者的情感经验和体认方式,又标示着这些纷至沓来的各具个性的诗人在文学餐桌旁的青涩站姿,抑或,它只是互联网新时代语境下城市诗者毫不张扬的一次文本采样和备份存盘。并且,我希望读者能够愈益关注到现实中的城市与乡土业已发生的深切变化,因而出现了许多难以规约、需要重新把握的新的生活样态、审美经验,无法再被传统的叙事方式虚构与纪实了。当下城市的诗意书写亦复如是。在这一敞开的生活界面上,城市诗者无疑应该唤起自身的使命与职守,听从内心的导引,舞动语言的魔棒,承担起创造的重负与伟大,在营构自身完整自足的丰赡书写的同时,连接起更为宏阔的多重多样的生活世界。

注:作者系上海市作家协会创研室主任、《上海作家》主编。






责任编辑:
小鱼儿


相关文章:
  • 小鱼儿和他的朋友们诗歌朗诵会首场在合肥成功举办 (11/22/2017 11:36)
  • 【出版】正规个人诗集,限期限量招募。仅需9800元 (09/09/2017 22:26)
  • 本站就诗歌报网站丛书众筹出版与上海文艺出版社达成合作意向 (04/20/2017 17:38)
  • 王乙宴诗集《水一样的》首发朗诵会,南京先锋书店 (10/26/2015 23:41)
  •  
    Copyright © 2001-2014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