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首页 | 新闻 | 纸刊 | 网刊| 专栏 | 理论 | 推荐 |专访 | 专题 | 随笔 | 大展| 出版 | 论坛 | 活动| 相册| 邮箱



    [封三]关于诗歌报网站和印刷品的来由


      作者:小鱼儿 2005-01-27 13:12:36 来自:《诗歌报季刊》 阅读指数:

热门新闻
 
  作为《诗歌报》网站的站长,我觉得有几句话,要向我们的访问者交代一下。
   这个站是由小鱼儿个人创办,诗歌界诸多朋友参与共同办站的一个新兴诗歌门户网站。我们在做的,是用实际行动来为当代华语原创诗歌的发展做见证,是一个非商业性的、纯民间的、互动性的诗歌网站,
   建站的开始,是我早已就有这个想法
   我也是一个写了10来年诗的人了,但我一直和公开发行的诗歌刊物保持一定的距离,我只想写那些我愿意写的东西,写我心里需要倾诉的情感,用我自己习惯用的手法来写作,而不受流行风向的左右或迎合某些刊物编辑的喜好,所以基本上没有在官方刊物上发表过作品,正如宋烈毅说的——“把自己和诗坛隔绝开来”。我所希望的,是要用我们自己的声音来说话,有我们自己的写作自由,而不是把诗歌作为图名图利的工具,说这么多,跑题了,还是讲“诗歌报”(原名“中华诗歌报”)的建站缘起吧。
   早在1995年,我就和诗歌理论家邹建军谈到过诗歌交流的网络化、全球化,但那时候的条件还不成熟……,后来,在海内外有众多追随者的安徽《诗歌报月刊》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停刊,一大批先锋诗歌的爱好者流离失所、走向了更深的民间,那时候,我就设想,将来我们自己也办一个诗歌的刊物,有我们自己继续发言的地方,来表达我们自己的声音,但,虽有豪情满怀,终于没有付诸实施。再后来,2001年,在网络上,我看到了更多的诗人仍然孜孜不倦地写作和交流,诗歌在民间特别是网络上,更加如不灭的火种蔓延开来,在这个商业化逐渐严重的社会里,这是多么让人感动与激动的事情啊,我也和红烛骑士一起,担任了新动力中华诗歌论坛的斑竹,开始了我网络诗歌生涯的第一步,终于有一天,我对红烛骑士说:我们自己也办一个诗歌网站吧……
   办网站,特别是办这样一个不以赢利为目的的诗歌网站,真的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我在建站的开始就给自己定下了3条规矩:一是不挂计数器,二是不打广告,因为我们永远不靠点击率生存,三是保持文学的中立性,因为我们做华语的原创诗歌,面向和团结的是海内外众多用华语写作的炎黄子孙,大家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意识形态,要想很好地交流,就只有保持中立,最好不涉及政治。这三条,我会一直遵守下去的,也请诗歌界同仁监督。
   至于我们这个站点的名字,起初,是叫“中华诗歌报”,一是纪念当年的《诗歌报月刊》,二是做个中华诗人的交流站点,为华语诗坛做有效的见证。
   直到2001年的8月,我在玫瑰论坛看到世中人先生代发的《诗歌报丛书》的公告,才知道原安徽《诗歌报月刊》的主编乔延凤到了北京,和中国长城协会合作,重办诗歌报,继续“高举《诗歌报》旗帜,继承并发扬《诗歌报》的青年性、探索性、公正性、信息性主旨”,编辑出版新的《诗歌报丛刊》,我觉得这件事情也是全华语诗坛所期待已久的,应该支持和帮助他们,于是我主动打长途到北京,和编辑部的乔延凤以及梦亦非取得了联系,畅谈之余,决定以后我们的网站做他们的后援网站,并将网站改名为《诗歌报》网络版,论坛作为他们的选稿基地,我也到各大论坛发了公告,把这件喜事告诉大家,诗生活、中国诗人等网站也为此发布了消息……
   但是,时隔不久,北京那边传来了不好的消息,丛书编选并不顺利,乔延凤先生离开了北京,后丛书又改名为《诗前沿》,我们的站点觉得很为难,论坛里面很多诗友来找乔延凤,以及向《诗歌报丛刊》投稿,我觉得,我们网站已经处于很难受的位置,有点愧对众多支持我们和期待诗歌报重新出山的朋友,时至今日,我们还没有乔延凤是否易地重办刊物的消息,北京的《诗前沿》仍在紧张选稿中,我好像只有静观事态变化的选择。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印刷版的诗歌刊物要想靠发行来发展生存,是否能如愿,我想,现实会证明一切的,我要做的,只有继续支持诗歌的交流、发展与前进,北京的《诗前沿》我会一直支持他们,帮他们做诗刊的网络版,帮他们宣传,在上海的诗歌圈子里替他们卖书,尽我的一点微薄之力,其次,乔延凤如果再次出山,我会把众多网友提交到我们论坛的诗稿送去给他,供他选用,以完成我们对诗歌界的承诺。
   据网上的诗友说,在安徽的《诗歌报月刊》停办之际,有些订户没有收到杂志社的退款,在安徽文联办的《诗歌月刊》出台后,也没有理会以前交过钱的老用户,对于这件事情,我们不想作任何评价。如果我们《诗歌报》网站有一天自己独立办一份纸张版的刊物,就叫《诗歌报》,一定会办成一份有品位的选本,近期,我们正在筹办一期《诗歌报——特别纪念专号》,选用这些给我们网站和《诗歌报丛刊》投稿的作者的作品,并且尽量先免费赠送给那些当年订过《诗歌报月刊》而没有收到后续刊物的朋友。关于这个事,是要贴钱才能办的,但我想我们会想办法筹措这笔款项,来做的。如果短时间内办不成,也希望 朋友们原谅。
   记得在《文学报》的记者采访我的时候,我曾对他说过这样的话:诗歌从来就是一项寂寞的事业,也是一个精神的东西,在当今诗歌不景气、受冷淡的情况下,我们更加要以民间的力量来多做点实际的事情。
   是的,我们是诗歌的爱好者,也是为诗人们服务的后援团。欢迎更多的诗人与评论家加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来,一起工作,一起辛苦,一起快乐。(2001/09/03)

  补记:上面这篇文章,写于今年那个余热未退的秋天,而今,寒冬已经来临,我们筹划已久的《诗歌报——特别纪念专号》也已编好待印,在此我要对诸多参与这本专号的选稿工作、在论坛担任版主和其他付出各种努力的朋友们说一声,谢谢你们的支持!
 
责任编辑:小鱼儿 该文已有篇评论,您可以查看或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 [卷首语]2001年华语网络诗歌不完全梳理 (01/27/2005 15:44)
  • [开篇大作]  土地的恋情(2首) (01/27/2005 15:25)
  • [挑战者,第一千零一个——本期力作]  老张(组诗) (01/27/2005 15:21)
  • [挑战者,第一千零一个——本期力作]  诗3首 (01/27/2005 15:16)
  • [探索诗之页]  与一位记者的非新闻对话 (01/27/2005 15:14)


  • Copyright © 2001-2006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

    诗歌报网站 保留所有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